我讀 «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的繁榮»

經過數週的 “蠶食", 我終於把這本書讀完了. 不同於一般的理財書籍, 這本書大力唱衰股票投資. 所以可以視之為反向思考的代表作.

這本書從各種不同的觀點, 來探討股市為什麼會上漲? 如果能夠把這些理由一一擊破, 那麼股市未必會上漲的論說就成立了. 因此作者羅勃席勒 (Robert J. Shiller) 先生試圖以各種不同的章節來舉證: 股市上漲沒道理. 最為難能可貴的地方是: 他的看空股市, 恰好在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化的時候被應證了! 

這些舉證的項目主要包括:

1. 股市的本益比上漲之後, 未來十年往往走低, 無法續漲.

2. 投資客認定股市跌多必漲、常抱必賺, 作者認為這只是心理作用. 日本股市跌到現在也漲不回去! 股市上漲的真正原因, 可能只是因為投入股市的人愈來愈多, 大家對股票的熟悉度也愈來愈高. 參與者眾, 而形成一種老鼠會.

3. 股市的上漲和通貨膨脹有關. 舉例來說, 美國股市在 1871-2000 年之間, 股票指數上漲到一萬多點, 但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的調整, 這 130 年之內, 美國股市等效只漲到 1500 點而已. 這本書裡面的圖表, 都是經過物價指數調整的. 作者的用意是說, 長期投資股市可能也沒賺到多少! 尤其企業盈餘並沒有等量成長, 代表崩盤指日可待.

4. 股市上漲和新時代、新發明、新聞事件不一定有關. 發生大事的隔天股市不一定上漲或是下跌. 雖然作者用的數據也是言之鑿鑿, 但是我覺得網際網路崩盤固然沒有前兆, 但是 911, 921 會造成股市下跌應該很明顯吧! 尤其是在台灣這種淺碟型的股市, 任何風吹草動都會使得股市上漲或下跌. 當然, 我也同意作者說的, 新聞界的確常常穿鑿附會股市漲跌的原因.

要使得股市長期上漲或是下跌, 的確沒有單一事件可以那麼容易地驅動它. 包括股利的普遍增加, 證所稅的課徵, 都沒有辦法影響一個股市數年之久. 愛台灣的人應該很高興看這本書, 因為台灣在這本書裡面是一個國家, 名列史上十二個月內跌幅和漲幅最大的股市前一二名(漲幅第一名被菲律賓股市搶走了). 書中的 page 157 還寫到台灣人瘋大家樂的盛況~~~

5. 另一方面, 作者認為股市並不是最好的投資工具, 他認為數據不足以證明 “股市收益會比債券好". 這點我覺得作者有唬爛之嫌. 因為他說以不重疊的 30 年為單位, 美國歷史上只有 3 次股優於債, 卻也有一個 30 年債優於股 (1831-1861?). 所以投資股票不見得比債券好. [note: 我覺得應該是 1931-1961 年吧! 因為 1929 年剛好大崩盤.]

問題是美國證券歷史上也只 4 個 30 年, 刻意減少 sample 數來論說是不道德的行為. 若以任意 30 年來看, 作者認為那種不算. 反倒是舉出以 10 年為一個單位的話, 債市有 3 次勝過股市; 以 20 年為一個單位的話, 也有一次債市優於股市這種 “證據" 來評論股市.

6. 作者舉出很多股市可能下跌的原因. 主要是指很多退休基金都已經進場買股票, 而嬰兒潮世代的人, 終究會需要把股票賣掉來換現金. 在後繼乏力的狀況下, 不會有多餘的資金進來捧場, 這樣股市自然不會再漲. 這個道理是說得通的. 不過美國的股票可不是只有美國人想買, 如果可口可樂有低點, 我也想買一點來放著啊! 更不用說中國繼日本之後, 也逐漸在收購美國的資產了.

我想股是真正的末日就是大家都滿手股票, 那就真的幾乎沒有資本利得的空間, 只能慢慢配息了. (大家都無力再買股票的話, 要配股給誰啊?)

整體而言, 我覺得這本書在 2000 年可以說是一記警鐘. 看了它之後, 對於股市的隨機漫步行為也會更加警惕! 但是以資本主義而言, 錢最後不是進到高階管理者的口袋, 就是董事、股東的口袋. 若不加入其中的一員, 只靠著放貸 (買債券、定存) 來增加財富, 應該較難分得馬克斯所謂的 “剩餘價值".

以前我有個學長在賣保險, 他一直誇口說他們公司多穩多穩, 這個儲蓄型壽險又增值地多快多快, 我跟他說, 既然貴公司這麼穩, 保單利率又這麼高, 你乾脆介紹我買你們公司的股票好了. 保單的增值總不能超過公司股利的增值吧! 當然, 學長沒有X山人壽的股票可以賣我, 也就啞口無言了. 金融海嘯後, 我也很慶幸我沒有買到那個股票, 哈!

[Note] 這本書的前半段翻譯比較好, 後半有好幾句都不通順. 比方說整個子句沒有動詞. Page 237, “外國人對美國的怨懟, 也會美國企業盈餘的成長". 兩位譯者的責任區域, 不知道是不是剛好一人一半呢? 哈!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