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週 (不再看時間的臉色), 這裡面主要是講時間管理. 東尼提醒說: 主管可以處理三方面的事: 組織/ 排序、干擾、會議.
排序和組織主要依據帕雷托法則 (Pareto principle), 也就是 80/20 法則安排工作, 做不完的事情可以留到後面, 避免永遠都做不完又做不好. 干擾就是不要太常去找別人溝通, 也不允許其他人經常來打斷工作. 因為切換工作會大幅降低效率, 等於時間被偷走. 開會則是要準時開始與結束. 只有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時間, 不要把決定權交給其他人.
本週的重點是:
如何運用時間是我的責任. 我需要掌握我的時間, 如此, 才能掌控我的人生.
我需要將我的會議時間減半.
我會花兩週的時間, 詳細記錄我如何運用時間, 以便未來我可以做出更好的選擇. 略去某些事不做, 或者動作快一點.
我會利用定出優先次序、限制干擾發生, 及有效管理會議, 小幅增加可供我運用的時間.
第九週 (激勵: 水桶與勺子), 激勵就像是往水桶裡加水. 每位員工有一個桶子, 你可以往他的桶子裡面加水, 保持他水面的高度, 而負面的批評則是把水舀走. 不良的工作夥伴, 自己不做事, 相當於把別人的水舀到自己的桶子來. 自己開心了, 但是別人就倒楣了.
東尼提醒傑夫兩件事不可忘記:
1. 你的領導成功來自你的團隊的累積成果.
2. 你需要你的團隊, 遠多於他們需要你.
為了激勵如此重要的團隊, 主管需要做幾件事:
1. 要真誠.
2. 要有明確的回饋, 才能為桶子加水.
3. 回饋必須要即時.
4. 回饋必須符合接收者的價值觀. 比方說, 有人可以接受小卡片、有人只要錢.
激勵員工的方法雖然有千百種, 但是讓大家認為 “加入這個團隊, 就是身份崇高的印記". 這點相當地重要, 甚至可以說是基本的. 因為它可以讓外人源源不絕給予崇敬眼光, 因而產生激勵的能量. 本週的筆記是:
每個人都有一只幹勁之桶, 每個人也有一把勺子. 身為領導者, 你的職責就是保持每個人的桶子盈滿.
裝滿桶子的方法: 知道甚麼是要事、給予回饋、提供認可、誠實告知.
我裝滿愈多的桶子, 我的桶子就會愈滿. (指主管)
我需要留心什麼對我的團隊成員是重要的, 同時要給他們適當的褒獎.
第十週 (分享: 最棒的禮物), 傑夫終於上到了第十課, 這一天東尼總結這整個會面的過程. 首先是態度, 外在的事物固然無法控制, 但是態度是可以由自己決定的、由內而發的. 東尼分享了他父親留給他的 “培養樂觀的六個法則":
1.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2. 知道在哪裡播種.
3. 一旦時機成熟, 收割.
4. 對去年的收成我們無能為力.
5. 不要為天氣煩惱- 或是擔心其他事.
6. 對自己寬容一點 – 擁有持續播種的力氣與慾望很重要.
我想各位網友一定是一看就懂, 不需要解釋了. 其中只有第 3 點有點玄, 我還沒有完全領悟. 如果把這六句話用在選股上面, 我倒是可以完全理解. 想發財要找好的投資工具、選好股票、逢高賣出、不要想以前的股價、不要擔心崩盤、保留再投資的財力與心力…呃, 這樣解釋應該沒錯吧?! 哈哈!
東尼最後給傑夫的建議是, 把遺產 (legacy) 留給其他人. 所謂遺產並不是死了以後才忽然變成繼承人所有的那種東西, 而是 “典型在夙昔" 的那個遺產. 書中提到 “今天暫時停止" (A Goundhig Day) 這部電影. 主人翁經過一天又一天的練習, 終於變成一個全新的人. 說真的, 我超喜歡這部電影, 第一次是在加拿大的蒙特婁看的, 後來又看了 N 遍. 故事裡面男主角因為自己一成不變, 老天就讓他永遠待在同一天.
如果只想做一個常人也就罷了. 想做一個了不起的人, 就要把改善自己與他人當成天命. 相對於舒適圈, 遺產圈有 3 個房間. 第一個是閱讀室, 一個人是由他所吸收的東西和他的夥伴所速照的, 所以要多讀書. 第二個房間是聆聽室, 主管的自大傲慢, 無限膨脹的自尊和感覺遲鈍是失敗的三大原因, 聆聽可以幫助主管爬出管理黑洞的陷阱. 第三個房間是給予室. 靈車沒有行李架, 所以要儘量給予他人.
安德魯·卡內基 (Andrew Carnegie) 說: “一般人只會將 25% 的精力與能力投注在自己的工作上, 對那些能將自己能力的 50% 投入工作的人, 這個世界會脫帽向他致敬. 至於那些寥若晨星, 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工作的人, 這個世界會為他們倒立."
我想其中的精神絕非工作到死, 而是把工作與人生的意義相結合. 讓自己感覺到在向某一個目標邁進.目標是自我改進最強的動力, 大部分的人都不設定目標. 因為他們不知道設定目標的力量、不知道該如何設定目標、害怕自己做不到、或是不想離開舒適區. 但是主管必須是一個目標的設定者與完成者. 堅持把好的東西帶給其他人. 類似傳福音這樣, 這就是東尼幫助傑夫的原因, 這十堂領導課都是免費的, 而且還招待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