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我怎麼成為世界第一»

這本書的原名叫做 “王石的道路與夢想: 我與萬科 20 年“, 但是聳動的出版商硬是把繁體中文版取了一個這樣低俗的名字. 但我為什麼會買它呢? 主要是翻到中間有一段, 關於王石平白推掉一千五百萬 RMB 佣金的事. 自古以來, 商人撈錢的故事多, 推錢的故事少, 所以我把它撿進了我的買菜車.

萬科是大陸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而王石是他們的老闆, 所以這本書也不是王石抽空自己寫的, (他有說到他本來連電腦開機都不會, 都是秘書代勞的). 本書是透過一位繆川先生的將他的口述資料, 按照年份整理而成.

1983~1987 的這一段, 真是像小說一樣地精彩. 主要描述王石如何動燭機先, 把北方的玉米運到深圳來養雞. 又在進口七萬台的錄放影機後, 看出大量的錄放影機會造成售價暴跌, 因此放出風聲: “因為出貨不及要急購兩萬台錄放影機", 使得錄放影機價格居高不下. 等他把自己手中的七萬台及時脫手. 再按照宣稱的那樣買回兩萬台 (此時價格已暴跌), 自己的風險早就度過了.

接著香港因為誤傳大陸進口的雞隻有問題, 所以改吃鴿肉, 造成玉米價格崩盤. 王石巧妙地把玉米廉價推銷出去後當魚飼料. 他看準香港人不可能永遠不吃雞肉, 等到適當的時間又買了一大堆玉米回來, 把市面上的貨幾乎都掃完了. 經此一役, 王石幫公司賺了很多錢! 等等, 大家不奇怪, 為什麼不是王石賺了很多錢, 而是公司賺了很多錢呢? 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私有化的公司, 即使王石看來有通天的本領, 也都是仰仗深圳特區的特權做到的.

1988~1994 年, 雖然書上沒說, 但我想大家想得到, 王石不喜歡為人作嫁. 因此他努力地將他任職的公司, 變成中國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雖然鄧小平講改革開放, 但是大陸人民普遍不存在公司可以股份化的觀念, 因此幾乎沒有人想要響應政策! 王石恰好抓住了這個風頭, 克服了重重難關, 終於把萬科變成一家股份公司.

這中間的困難, 其實有時空的因素. 因為萬科只是深圳特區的官方公司底下的一間小公司, 連公司要做甚麼方向都還在摸索, 根本沒有成為一家現代化公司的條件. 前述化險為夷的小故事就是因為這家公司又搞錄影機進口、又搞飼料, 營業內包山包海所致.

萬科的母公司 “深圳特發展公司" 並不希望底下的子公司跑去上市, 員工更是不敢放棄公家飯的鐵飯碗. 最後王石對內對外花了極大的功夫, 談好官股占 60%, 副市長才應允他們上市的計畫. 連他們想要公開發行得時候, 報紙都不准他們登這種前所未見的廣告. 後來還是找到有力人力 (秦副書記) 背書, 寫下 “新生萬物, 應該支持" 八字真言, 招募股東的廣告才得以登在報紙上, 畢竟報紙也是黨的.

後來萬科的營業項目仍然是包山包海, 連拍電影都插上一腳. 最後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專注在房地產業上. 畢竟當時氣氛熱絡, 每家企業都是國家的化身, 實在沒有甚麼不該做的. 然而, 公司股份化之後, 各種勾心鬥角的惡意併購紛紛出籠. 王石記錄很多起差點被拔掉董事長的經驗. 因為王石自己並沒有很大的資本, 所以開了幾百家公司, 每家都只佔一點點的股份, 使得經營權很容易就被覬覦.

至於為什麼要開好幾百家公司呢? 那是因為大陸幅員太大, 萬科不得不在每一個城市和地頭蛇合資. 而這些地頭蛇可能只是有錢, 或是背後的官股強力支持, 營業項目同樣又是包山包海, 綜效之下, 使得萬科投資的公司也愈開愈多.

完全就像是漫畫 “政治最前線" 裡面說的, 選個首相, 非得去挖小黨來當樁腳不可. 當你以為你有足夠的票數可以組閣, 卻在發起倒閣時候才發現, 自己人早就又被挖回去了. 王石的經營權就像風中殘燭, 倒也難得他關關難過關關過. 最後他引進大股東來支持自己, 並且把非本業的小公司都拿去交換股權, 終於把自己的地位變穩了.

1995~1999, 此時的萬科已經有一定的地位. 王石主張尊重員工, 善待顧客, 使得萬科的企業形象蒸蒸日上. 最神奇的一役, 應該屬於 1997 年朱鎔基南巡. 別的企業都是講自己的公司成長多麼大, 王石卻專門講自己繳了多少稅, 他又有多擁戴中央的政策 (中央地方分稅制). 如果按照書中的描述, 朱鎔基是一眼就可以看穿花招後面的奸巧的厲害人物. 但是王石本來就主打企業形象, 所以非常得到朱鎔基的賞識. 以致於後來出台的中央政策, 都是對房地產有利的. 畢竟政府關心人民可不可以買到房子, 王石又力陳地產業資金問題、人民貸款問題, 真是一拍即合.

然而, 大陸的宏觀調控也是很厲害. 一轉臉, 利多變成利空. 王石從種種跡象研判, 房價已經上不去了, 所以迅速轉換. 把原定的企業辦公大樓, 改建成住宅. 雖然一樣受傷, 但是災情就沒有那麼慘重. 書中提到他判斷房地產景氣的方法, 我想大家都可以參考.

2000~2005, 這個部分真的是在講王石的住宅的夢想, 希望透過住宅, 改變人的生活品質與氣質等等. 相對地是比較看不下去的段落. 然而, 從前一章到這一章, 王石一再提到他的登山經驗, 全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他都登過了, 甚至來台灣登過玉山.

登山和人生的關係, 我沒有很深的體會. 但是他提到他去西藏旅行的部分, 還真的滿吸引我的. 或許我也該去去西藏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