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鏡片有用嗎?

也是幫女兒查證的, 因為有人推薦我老婆這個. 不過根據我的了解, 會推定它沒甚麼用. 對於沒有過敏體質的青少年, 可能會有效果. 但是對於連眼藥水都不會點的女兒, 想要她每天戴, 脫隱形眼鏡應該是天方夜譚. 散瞳劑還可以由別人代點, 隱形眼鏡要別人代為戴上, 脫下的, 古今中外我只有聽過我們 audio team 的 Irene 可以做到這個境界, 雖然她眼睛很大, 但是也比膽子大.

附上衛生署與消基會的說法, 看了這兩篇, 結論應該趨向一致了.

1. 衛生署說法

http://consumer.doh.gov.tw/fdaciw/pages/public_content.jsp?typeSn=1&sn=2445

角膜塑形鏡片(orthokeratology lens,坊間俗稱OK鏡片)為一種硬式透氣隱形眼鏡,屬衛生署公告之醫療器材管理範疇,依規定應申領醫療器材許可證後,始得製造販售。此類鏡片除弧度設計不同外,實際功能與設計亦不同於一般硬式隱形眼鏡。

  一般硬式隱形眼鏡不得宣稱角膜塑形功能,醫師如將其用於非適應症用途(off-label use)之視力矯正,則應由使用醫師/醫療院所自行負責產品之安全及療效;又未經核准擅自製造或輸入角膜塑形鏡片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萬元以下罰金。

  日前,衛生署核准第一件夜戴型角膜塑形鏡片產品,許可證字號為衛署醫器輸字第018982號,核准適應症為:「在無其他眼疾存在之情況下,可用於改善近視。其矯正範圍為近視5.00D以下(惟散光須在1.50D以內)。此鏡片僅可使用化學性鏡片保養系統做清洗滅菌。」患者必須在每晚睡眠時依處方規定之時間持續配戴,未依規定使用可能導致視力波動或改變,甚至影響日常活動(例如:夜間駕駛)。

  為瞭解該產品是否導致患者發生異常不良反應,衛生署已公告將其列入安全監視,廠商應於三年監視期間內,每半年檢送一次產品國內、外不良反應之最新情報;未依規定進行通報者,衛生署得重新評估產品安全性。

  衛生署籲請民眾確實遵照隱形眼鏡之原廠指示說明使用,使用中若發生任何不適,應立即找眼科醫師診治,如係因產品所引起之嚴重不良反應,醫療機構及廠商須依「嚴重藥物不良反應通報辦法」規定向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通報(通報專線:              02-2396-0100       ,網站:http://adr.doh.gov.tw)。

2. 消基會

神奇!配鏡降度數 發佈日期: 2006.09.11
案情:
  本人於95年4月1日帶孩子到A眼科診所請醫師配製Ortho-K角膜塑型近視降度控制片,並簽下同意書。
4月23日至A眼科診所取回鏡片,並付頭期款13,500元(全額27,000元),於當晚讓孩子開始配戴鏡片。在配戴期間本人皆按其規定的時間,帶孩子回診檢查配戴情況,均被告知無不良情形,只有散光部分恢復較慢。
5月29日早上,孩子取下鏡片後,竟覺得視力比先前裸視時更加模糊,驚嚇之餘馬上帶孩子回A眼科診所檢查。
據醫師告知,孩子散光度數突然增加,可能是因為鏡片所覆蓋的區域沒壓準所致, 2星期內即可恢復,當視力回復後,可再配戴鏡片;但若仍發生同樣情況就不要再配戴。
6月2日再度至A眼科診所檢查時,醫師告知可重戴鏡片,故於隔天晚上再度配戴鏡片,但翌日仍發生視力模糊的情形,因此決定讓孩子停止配戴。
當本人進一步詢問醫師時,卻被告知因配戴角膜塑型片導致散光暴增的機率很小,所以不須事先向消費者說明(廣告單的介紹資料也沒有記載可能有的風險)。本人認為醫師有推卸責任之嫌,因此主張如孩子的視力未達預期回復狀況,本人將拒絕付款,並向消基會提出申訴,請求協助處理。

消基會處理:
消基會接到消費者的申訴函後,隨即發函A眼科診所(經查:鏡片廣告單上的進口商——B國際有限公司在經濟部登記的資料為「解散」),1星期後接到診所回電,告知如視力恢復狀況不如預期,願意將消費者所付的頭期款全額退還,隔天也接到消費者來電告知,A眼科診所已將頭期款全額退還。
事後消費者再帶孩子去其他眼科診所檢查視力,經檢查已回復未配戴鏡片前的度數,即替孩子配製一般鏡框眼鏡,事件處理至此獲得圓滿結果。

消基會說明與建議:
一、消基會醫療糾紛處理委員會委員暨台大醫學院眼科副教授林隆光認為,Ortho-K角膜塑型片屬於比較特殊的鏡片,只能短暫性改變角膜中心的弧度,停戴後就會回復成原來的度數;且此種鏡片是在晚上睡眠時配戴,角膜氧氣的供給量可能會減少,容易造成角膜破皮,此時如果細菌感染就會出現潰瘍,若處理得宜,傷口癒合後會留下不規則散光,而處理不好,眼睛可能會失明。因此各大醫院對此仍持保留態度,不會主動建議或要求消費者配戴此種鏡片。
二、至目前為止,衛生署從未核准任何角膜塑型近視降度控制片,因該商品具有高風險性,列屬第三級醫療器材的管理範疇。雖有醫師認為它是硬式隱形眼鏡的一種,但實際上,角膜塑型用鏡片在功能與設計上不同於一般硬式隱形眼鏡。近來雖有廠商向衛生署提出申請許可證,但因其安全性及療效資料不足,仍須進行人體試驗,通過後才能申請查驗登記。在此呼籲衛生主管機關嚴加查處,以免更多消費者受害。
三、許多家長擔心孩子近視問題愈來愈嚴重,坊間角膜塑型鏡片宣稱不須開刀就可以矯正,不少消費者忽略可能的風險,消基會提醒消費者,此種鏡片的醫療效果目前未經醫學界的確認,請勿輕易嘗試。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