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萬一吃了棉花糖»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叫做 “Don’t Gobble the Marshmallow…Ever!" 也就是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的後續作品. 題外話, Marshmallow 跟賤兔 (Mashimaro) 發音差不多呢! 經過網路搜尋, 原來賤兔就是用棉花糖命名的.

這本書的故事主角也是延續前作的主人翁阿瑟. 阿瑟這回畢業了, 然而他沒弄清楚他的年薪計算方式, 就把錢花光光, 還把信用卡刷爆! 也就是說他吃了棉花糖了! 怎麼辦呢? 書中自有精彩結局. 我只在此把書中給的啟示摘要下來.以這本書來說, 棉花糖不一定是指金錢, 包括任何的目標都可以. 但是棉花糖又等於是反棉花糖“, 如果做了任何有違於目標的事, 作者就會認為你吃了棉花糖. 不過嚴格來說, 應該是吃了反棉花糖. 像是想要留長頭髮的小姐, 在快要達到目標的時候跑去剪頭髮這個例子, 我實在很難說那叫做吃棉花糖“. 倒不如說是她讓次要目標變好看" 打亂了主要目標.

Anyway, 作者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 那就是選定目標, 捨棄與目標違背的行動, 以便達成長期的勝利. 因此, 沒有目標, 或是目標變來變去的話, 就永遠不會成功了. 為了這個目標, 大家或者昭告天下, 或者反推到每年每天該做些甚麼事, 各種的手段都是讓自己往目標逼近. 不但是要延遲享樂, 更要迴避既不享樂, 又不利於目標的自我誤導行為. 比方說主角的小老闆一度想放棄哈佛入學, 去做自己其實也沒那麼想做的搖滾明星; 主角的老闆娘只顧逼兒子去念哈佛, 卻放棄自己的鋼琴事業等等.

若是已經陷入困境, 自救之道唯有回到第一本書的宗旨: 目標+熱情+行動 = 平靜. 用熱情和行動來讓自己導航回擊中目標的彈道之上. 剩下的就是一本初衷, 平靜地向目標邁進了. 這本書提到一些新的原則, 不過我認為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1. 就算你的世界一直在改變, 那又如何?重要的是這些改變如何影響你, 而你又選擇如何去面對.

2. 讓你的周遭盡是願意支持你的人, 他們會是你同甘共苦的好夥伴.

3. 如果你想成功, 就先在腦子裡設第一個目標吧. 沒有目標, 就無法達成.

4. 面對你的恐懼, 要控制它們, 否則它們會反過來控制你.

5. 在你的憂慮毀滅你之前,先消滅它們吧.

6. 吸引力和行動力正如夢想和目標一樣, 你需要有想像力才能看見你的目標. 但是你也必須按部就班的行動, 才能達到它們.

7. 不要狼吞虎嚥你的棉花糖, 但是要懂得適時驗收並享受延遲享樂的後果.

8. 熱情+天賦=成功, 少了哪一樣都會令人沮喪.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部份, 是書裡面提到的一個問題. 在森林中遇到灰熊, 你要消滅灰熊還是你的恐懼? 其實灰熊不一定要消滅, 牠或許只是恐懼的投射對象. 這個是我所沒有想過的.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 我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列出來, 甚至是公開出來. 不可否認, 有時候我們會訂一些我們不可能做到的目標. 如果有朋友可以給一些忠告倒是不錯. 因此朋友也是不吃棉花糖的主要助力.

相對地, 人生路上最糟的就是遇到扯後腿的夥伴了, 所以不知道作者的下一本書, 會不會叫做 “別讓別人吃了你的棉花糖". 畢竟, 出十本書也許是作者的人生目標. 果真如此的話, 這不是第三本, 也可能是第八本或是第九本的主題, 哈!

[註 1] 本書作者為: 喬新.迪.波沙達 & 愛倫.辛格.

[註 2] 書中提到前作的部分, 可以參考這個網址 http://forum.shareget.com/t292712/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