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UP 學 – 所有經理人相見恨晚的一本書»

這本書真是很適合管理者一讀!

作者馬歇爾.葛史密斯 (Marshall Goldsmith) 和馬克.賴特 (Mark Reiter) 兩個人經常合作寫書, 不過真正廣受推崇的一位是前者. 因為他的本業就是輔導高階主管, 協助他們更進一步地改善自己.

換言之, 這本書所提到的內容, 主要都是相當成功的人士如何可以變得更成功的案例. 因此他不是在講成功的基本要件. 某些方面來說, 甚至是要求做一些煞車.

本書分為幾個部分:

1. 成功會有問題: 已經成功的人其實還是會有缺點, 從 A 到 A+ 需要更進一步地認識自己.

2. 二十個讓你與顛峰絕緣的習慣:

(1) 贏太多, 在不對的時候仍然想要贏.

(2) 加值過度, 對別人的建議總是要加兩句話補充.

(3) 打分數: 一直在論斷別人.

(4) 惡言批評: 強者有太多的機會批評弱者.

(5) 用 “不是","但是","然而"開頭說話: 其實和加值過度差不多, 都又隱含否定對方的意味.

(6) 告訴全世界我多聰明: 因為太想贏得讚賞, 但有時會弄巧成拙.

(7) 生氣時發言: 罵人當然沒好話.

(8) 否定, 或是 “讓我告訴你為何這個行不通".

(9) 壟斷訊息: 為了權力.

(10) 不適時讚賞別人: 我一定要記住別犯!

(11) 搶別人的功勞: 爭功諉過.

(12) 找藉口.

(13) 怪罪過去.

(14) 偏心: 這個我也一定要記住.

(15) 拒絕說對不起.

(16) 不聽別人說話: 包括聽別人說話時一面做別的事. 這個也是我要記的重點.

(17) 不表達感謝.

(18) 懲罰傳訊息的人: 比方說開車的時候, 副駕駛叫駕駛看路之類的, 呵呵. 駕駛真的很容易生氣呢!

(19) 推卸責任.

(20) 過多的我: 對自己的形象做太多限制和假設, 使得自己不去做一些對大家有利的事.

(21) 目標成癮: 第二十一條專門有一章. 作者以桂河大橋這部電影的故事為例. 尼柯遜上校即使是當了戰俘, 在幫敵人蓋橋, 都會忍不住把事情做到最好.

3. 我們如何變得更好

(1) 回饋 (feedback), 意思是說, 聽其他人對你的評價.

(2) 道歉

(3) 告訴全世界 (舉例來說, 告訴大家要減肥)

(4) 聆聽

(5) 感謝

(6) 追蹤

(7) 練習前饋 (feedforward), 意思是說, 只講未來, 不討論過去. 用來補救回饋中, 大家不願意說真話的情況.

4. 喊停

(1) 改變守則: 廣泛點說, 就是要面對自己, 勇於改變.

(2) 給主管特別的挑戰: 這是指幫周圍的人打預防針, “我生氣時講得的話不要當真…" 之類的.

這本書的大綱大概就是這樣了. 我問自己, 免得別人問, 為什麼這麼普通的大綱, 我這次又不說它空泛了呢? 因為我覺得它點到了兩個東西:

1. 要當好主管, 也就要當好家人. 書上說到, 在公司是混蛋, 當然是很會幫公司賺錢的混蛋, 到了家裡也還是會賺錢的混蛋. 好主管在人格上是經得起高層, 下屬, 和家人三重檢驗的.

2. 要辨識自己的問題. 有些人辦事一流但是人際關係不行. 也有些人是技術不行, 但被誤認為管理能力不佳. 更有些狀況是, 大家都認為某人有性格上的問題, 但是他自認為如果他可以練出腹肌, 將會有助他的自信與待人處事, 而不願意直接解決大家公認的粗魯無禮的問題.

這兩個問題, 我都會好好地想一想.

[註] Page 62 的錯字錯得很幽默, “我曾在一個庭院派對中, 看到一對父子完籃球鬥牛賽, 兒子只有九歲,  爸爸身高呎, 一百二十磅, 加上三十年的經驗, 顯然大占上風." 但爸爸只有 2 呎的話, 對兒子不會占上風…

而且 120 磅才 55 公斤左右, 所以爸爸若是 7 呎就太瘦了, 5 呎就勉強有可能 55 公斤. 到底譯者是用哪一種輸入法啊? 六呎打成二呎的話, 應該是手寫輸入法, 下面兩撇太短沒認到, 呵!

總之, 爸爸的身材是一個謎, 書中以 11:2 打敗兒子, 作者以此批判 “太想贏, 贏太多", 以致於為了自己一時的成就感, 扼殺了兒子終生的興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