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作者 “商裔” 不知道是哪一位? 一本書錯幾個字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打錯十幾二十個字就有點離譜. 所以我還滿好奇本書作者的背景是甚麼? 總而言之, 還是快快進入正題. 讓我來摘要一下這本講 “海珊” 的書.
沒錯! 這本書就是講海珊. 雖然他好像已經被美國人幹掉了. 不是我要搞冷門, 而是我剛剛才看完這本書的關係….不過從這本書裡, 還是可以看到政治鬥爭的邪惡, 伊拉克的懷璧其罪, 與美國的欲加之罪. 伊拉克的部分可以分成好幾點來說明, 最後再來講美國, 他的邪惡比較單純.
海珊出身貧困, 好不容易才有機會上學. 因此他對於掃除文盲這件事可說是不遺餘力. 他還寫過兩本小說, 自認是與邱吉爾同的文人政治家. 這樣的描述似乎和他軍事強人的形象不太搭軋, 但是他的確是出身文人. 最初發跡的原因, 也是因為不滿政局, 想要刺殺強人卡賽姆而嶄露頭角. 由於他的叔父是後來當權的社會復興黨大老, 他才一步一步地走進權力核心.
伊拉克的歷史大致是這樣: 西元前三千年, 這裡是蘇美人的地盤, 後來出現了巴比倫王國, 亞述王國, 新巴比倫王國, 古波斯王朝, 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 塞琉古王國, 伊朗薩珊王朝. 一直到阿拉伯人出現為止. 西元七世紀, 阿拉伯人後來居上, 從阿拉伯半島進入了古老的兩河流域.
阿拉伯人也建立了阿拉斯王朝, 不過蒙古人接著在這裡建立了伊兒汗國, 帖木兒帝國, 其後又由奧圖曼土耳其統治了伊拉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這裡被英國占領, 戰後伊拉克終於獨立. 二次大戰之後, 邱吉爾在開羅會議主張伊拉克要實行帝制, 所以立了費薩爾一世. 不過呢, 既然國家是被強權所指派的, 當然有很多不平等的規定, 後來更因為繼任的加齊一世不聽英法等國的話, 這個國王就突然死於車禍. 由於英國這隻幕後的黑手, 搞得伊拉克政局動盪不安, 人民平均壽命只有 30 歲, 50% 的兒童活不到 10 天就夭折.
如果各位是伊拉克人, 會不會想要把占據油田的英國佬趕走呢? 外國勢力巧取豪奪了伊拉克 70% 的石油收入, 但伊拉克人卻不能好好活下去. 這種強烈的對比, 不只出現在伊拉克, 也出現在其他阿拉伯的國家. 其中埃及是第一個發起政變的地方, 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成功地推翻了埃及的封建王朝. 這個新政府在 1956 年強制從外國人的手中, 充公了蘇伊士運河的所有權. 伊拉克人受到鼓舞, 因此也在伊拉克版自由軍官組織的革命下, 順勢推翻了魁儡政權的賽義德政府. 帝制結束, 產生伊拉克共和國. 第一任總理即為海珊刺殺的對象卡賽姆.
卡賽姆既然是國父, 到底哪裡做不好會讓人想刺殺他呢? 原因在於阿拉伯世界掀起一片擺脫英法強權的風潮, 大有建立一個大阿拉伯國家的態勢. 另一方面, 共產黨也在這個時候興起, 他們想建立的是一個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世界. 民族主義對上共產主義, 兩邊不時發生激烈的衝突. 而這位國父是個騎牆派, 他用共產黨打擊復興黨 (大阿拉伯民粹), 但是又不讓共產黨有機會參政. 終於民粹份子受不了了, 決定要把 “唯一領袖” 幹掉. 海珊就是負責這個刺殺行動的人, 不過他失敗了, 左腿還挨了槍, 他只好刮骨療傷, 用刮鬍刀把子彈取出來. 並趁機逃到敘利亞和埃及去.
埃及國父納賽爾很欣賞海珊, 特別接見他. 因此為了他打下了一點知名度, 否則海珊也可能只是一個跑路的狗熊而已. 不久之後, 卡賽爾總統終於被復興黨幹掉了, 海珊也就順利回國, 幫他的遠房叔父貝克爾辦事. 由於政局動盪不安, 貝克爾又恰好是復興黨的領袖, 因此海珊順理成章地成了黨內的重要幹部. 凡是有哪個人對貝克爾有異心, 海珊就把他處理掉. 從 1968 年到 1979, 有意見的人都去見真主阿拉之後, 貝克爾和海珊高居國家黨的第一二號人物.
1979 年貝克爾年老體衰, 因此把總統之位, 禪讓給海珊. 可以說中國古代的禪讓政治在伊拉克獲得了具體的實現. 海珊說 “史無前例…, 像這樣自然而然的, 符合道德與憲法規範的權力交替方式在我們的國家, 我們黨, 我們革命的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它絕無僅有卻又毫不足奇. 因為它來自我們純潔的阿拉伯民族精神, 來自伊斯蘭教義的偉大和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理想的崇高.” Well, 我們老蔣總統都還不敢禪讓給小蔣總統咧, 阿拉伯人卻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