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就相當地有趣, “iWoz" 聽起來就像 I was, 它也果然是一本自傳. 而 “i" 系列的書, 像 i蘋果, 產品像 iMac, iPod..等等, 也都是講蘋果電腦的事. 本書就是蘋果電腦發明人 Steve Wozniak 的自傳. 書上主要描述作者如何以一個智商 200 的天才, 從小就學會了電子學, 數位邏輯, 贏得各次的科學競賽.
當然如果只有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沒那麼有趣了. 其實作者是一個偏執狂, 呵! 他長得不怎麼樣, 所以酷愛作弄別人, 以獲得成就感. 因此書上描述的那些作弄別人的小故事, 倒是讓本書變得趣味盎然. 我把他被關進拘留所後, 如何教其他犯人電擊警衛的事講給女兒聽, 她也聽得哈哈大笑. 這本書有一個很顛覆的觀點, 那就是 Apple II 是 Woz 一個人的發明. 而賈伯斯, 大家所熟知的 Apple 創辦人, 只是一個交際手腕高明的掮客. 事情都是 Woz 做的, 而 Jobs 負責收成, 並且中飽私囊之類的. 所以我覺得這還蠻值得大家省思, 科技天才和職場天才的際遇, 是不是大大不同呢? 據說, Jobs 也沒有領導 Apple 從谷底翻身, 他只不過是把 Apple 研究成果漂亮地包裝上市而已, 那些產品早就在進行研發了. Woz 有一個不平凡的個性, 那就是他並不重視金錢. 因為創辦 Apple, 他擁有 Apple 一半的股份 (雖然最初只值 4000 美金). 不過他搞了一個 Woz 計畫, 把 Apple 的未上市股賣給他認為值得獎勵的員工, 所以讓其它人也因此變有錢了. 這種私人員工分紅的架勢, 有點像是現在的郭台銘. 但不同的是, 郭董事業心很重, 而 Woz 只是想做善事而已.
然而Woz 不是一個好員工, 他在 HP 上班, 但是用公司的資源做 Apple. 在 Apple 上班, 又只會批評其他專案失敗 (Apple III, 麥金塔), 卻不努力挽救公司. 原因就在於他只想遺世獨立, 並不真正想要成為團體中的領導人. 所以他被說服要從 HP 離職的條件, 竟然是在 Apple 當基層員工, 不擔任管理職. 否則他還想一面在 HP 上班, 一面繼續做 Apple 電腦呢!
偏執的天才也有盲點. 後來他開的萬能遙控器公司就不那麼成功. 雖然我同意只用一隻遙控器控制很多設備是件好事, 但是 Woz 在構思如何 program 遙控器的時候, 想到的還是他鐘愛的AppleII. 這樣市場就大不到那裡去啦! 此外他在最後一章一再強調, 真正要把事情做好, 就要一個人做, 在公司或 project 裡面做事, 什麼都做不成的. 然而, 大家都知道實情並非如此, 只不過 Woz 欠缺了領導的魅力, 以至於他無法和一個團隊合作罷了. 一個人可以做出一台電腦, 但做得出太空梭嗎?
作者另外一個重要觀點是, 好的工程師就是藝術家. 正如作者一開始就思考如何用最少的 chip 兜出一台電腦, 後來又進化為用最少的 connection來製造一台電腦 . 這些追求極簡的過程, 正是他可以在很多試圖製造出一台個人電腦的競爭者, 或是玩家中脫穎而出的原因. 這本書, 真的很值得工程師看!